首页  工作职责  工作动态  发展规划  文件公告  政策法规  战略研究 
最新消息: · 参观新校址 凝聚大合力 共筑新梦想         · 机关第十八支部召开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讲会         · 机关党委第十八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江苏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审计处一行赴江苏财会职业学校调研交流         · 机关第十八党支部组织开展“清正廉洁践初心,履职担当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 山东滨州学院赵建民处长率队来我校调研交流         · 机关第十八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         · 机关党委第十八党支部和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签约活动         · 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所召开2023年度工作布置会         · 支部书记孙安英为机关党委第十八党支部上党课   
工作动态
 
政策研究
· 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 奋...
·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 在世界数...
· 葛道凯调研学校疫情防控措施...
· 我省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 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 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 全面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发展规划>>正文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04-15 15:21  

“十二五”期间,是我校加快发展、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多科性大学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明晰发展战略,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及水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经济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淮海工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展望。

 

第一部分  “十一五”回顾

 

一、“十一五”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全体教职工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积极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教育规模稳步增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根据“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了“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的学科结构,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需要,有利学生发展的专业体系。目前,我校的本科专业总数已从“十五”末的34个发展到55个,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学生数由2005年末的15762人增长到2010年的18731人,为社会输送毕业学生18948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校人数36人。

通过“以评促建”,全面加强了教学工作,显著提高了教学建设水平,学校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牢固,素质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机制卓有成效。本三学分制改革初见成效,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稳步推进,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新增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门;新增省级以上精品教材6部,6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4部教材获得省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新增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项;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31项,7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在校大学生570人次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十一五”期间,我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应届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10%。

(二)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人才高地初步凸显

学校秉持人才强校的理念,通过政策引导,经费倾斜,力度强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建设了一支结构明显优化、水平显著提高的师资队伍。与“十五”相比,专任教师数量从732人增加到8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从40 人增加到160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51.9%增长到74.5 %;教授从59人增加到114人,副教授从164人增加到27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从31 %增长到45.2 %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由12人增至17人;“333工程”培养人选由10人现增至15人;省级“六大人才高峰”由2人现增至10人;入选“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由3人现增至9人,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三)学科建设获得突破,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十一五”期间,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积极培育学科特色,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学校顺利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评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学校新增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6门学科进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之列。全校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2个,其中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2个,国家级基金项目19个,国家级一般项目4个;五年内总到帐科研经费3540万元;全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163篇,被SCI、EI、ISTP、CSSCI收录796篇; 出版专著36部;申请专利27项;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为40%;9项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我校先后与国家科研院所、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地方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海洋种质资源中心、江苏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拓展了教师的研究平台,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2008年和2010年,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四)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学术声誉明显提高

学校坚持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四海”战略,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大学,为苏北特别是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组织科技团队进乡镇,先后派出了数百位教授和博士到对接乡镇的农村进行驻点指导,担任“科技村民委员会主任”和“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建立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特色专业村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参加开展“科技专家团队进企业”活动,选派教授、博士深入企业,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同时学校采用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企业家来校与教授专家见面交流,进行项目推介,极大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地智力支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在校学生出国留学54人,接收外国留学生45人,公派出国进修教师114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多人次,我校专家首次主持国际会议,其中2 人次做大会主题发言;举办各类学术会议及学术报告200多场次,许多教师担任了省部级以上各种学术学会、协会的理事及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

(五)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高度重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年度总收入由2005年的1.6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1亿元;争取到省部共建资金3750万元;负债率从“十五”期间的22.21%下降到18.05%,固定资产总值由“十五”期间的6亿元增长到12.8亿元。

学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55亿元,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建成了第三教学区、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等一批教学生活设施;完善了千兆主干校园网;馆藏图书由55万册(印刷型)增加到128.79万册,期刊种类由600种增加到1000种,年均接待读者量由70万人次增加到140万人次。

“十一五”期间教学与科研设备投资达6700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8800万元增加到1.55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设备达140台件。

(六)党建工作成绩显著,和谐校园逐步形成

学校大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淮工精神,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优秀单位、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人民网第一批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学校党建工作经验分别在全国和全省党建工作会议上交流。2008-2009年度,学校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坚持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二级学院,探索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初步搭建了多科性大学的发展框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量化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学校规范化管理水平。顺利完成了全校首次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积极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新型后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学校涌现出一批“感动淮工”、“感动港城”的先进典型、全市“十佳科技带头人”;学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军训先进单位”,“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

学校龙舟队获2项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冠军和1项世界大学生锦标赛冠军,2010年学校被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二、“十一五”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在“十一五”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3、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还比较缺乏。

4、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二部分  “十二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发展机遇分析

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一)  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学校发展带来历史性

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的格局上,我国经济出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倚重越来越显著。特别是江苏提出了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加快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省”、“人才强省”等战略目标,这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我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也对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然要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将使学校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

(二)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十二五”期间,国家、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进入重点落实阶段,国家和省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战略将逐步实施,这些都会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机会。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为我们确立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江苏省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必将迈出较大步伐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只要积极紧跟国家和江苏省教育改革的步调,着力推进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育优势学科,不断强化对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彰显海洋特色,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定会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

(三)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校提供了巨大的发

展机遇

长期以来,江苏沿海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洼地”,经济上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去年以来,国家实施了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江苏沿海地区进入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刻,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比省内其他任何地区都更需要高层次人力资源支撑,更需要科技、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和快速发展,把握这个机遇,有利于我校引进优质资源,开拓服务领域,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空间。

(四)  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的龙头地位为我校提供

了特殊的区位优势

  随着国务院近年来相继发布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实施,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地位,其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枢纽地位和增长极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连云港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北翼,又与环渤海经济区南端相连,位于两大经济区的交汇处,接受双重辐射和双向拉动,同时,连云港又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在促进中西部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这种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功能,也将给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分析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

受出生人口下降的影响,“十二五”期间,全省高中毕业生数量将会持续下降,“十二五”期间我校面临的生源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这样,学校发展规模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生源的特性也会使得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诸多高校对海洋学科的介入使得我校优势和特色的保持更加困难

由于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内许多大学纷纷向海洋学科扩展。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纷纷把触角伸向沿海地区,这些学校发展的起点高,加速度大,使得我校彰显海洋学科优势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一些区域性高校也纷纷涉足海洋学科,更使得我校的传统优势受到挑战。

    (三)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过去十年里,一大批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改变了苏北地区乃至全省高等教育的格局,一些高校经过资源重组与整合后,办学效益与整体优势已经日益凸现,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我校在苏北地区原有的区位优势已相对减弱,这些后起高校的发展势头较快,“十二五”期间,在就业市场、校企合作、资金和项目竞争等方面对我校将产生较大冲击。

(四)办学经费紧缺问题有可能加剧

“十二五”期间,我校面临较重的校区建设任务和校区调整任务,各项内涵发展以及改善教职工生活待遇均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而学校融资渠道不会有太大的突破,所以,办学经费的紧缺将会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部分  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目标,以“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彰显特色、强化服务”为内涵,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水平为动力;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创新思路,深化改革,重点突破,积极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办学水平,确保在2012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硕士学位建设点验收,力争实现建成多科性大学的目标。

二、重点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战略思想,继续坚持走人才强校和内涵发展的道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重点实施以下基本战略:

(一)特色强校战略

持续不断地打造和彰显海洋特色。在现有涉海学科的基础上,精心整合,大力培育,切实加强海洋学科建设,努力构建海洋人才高地。在海洋学科领域内要积极寻求二级学科方向特色,相关学科要围绕海洋,在交叉科学领域以海洋为研究对象寻求结合与突破;基础学科结合海洋,以海洋为研究内容。人才培养上要切实突出海洋特色,用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科引领战略

以我校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为契机,大力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用学科发展带动科研、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按照带头学科、支撑学科和一般学科三个层次规划学科建设,确保带头学科的重点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力量,加强策划,精心组织,重点建设,形成我校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学科,以点的突破带动学校学科建设上水平。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学校统筹组织和协调,打破学科壁垒,打破部门或单位人员及设备管理壁垒,强化规划及管理,跨学科集中人力财力,整合设备及物质资源,建立新的人员和实验基地的组合模式,确保学校重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要发挥重点建设学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薄弱学科发展,做到文理兼顾,协调发展。

(三)服务助推战略

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为导向,以应用基础和技术应用研究为重点,以培养从事技术发明、技术转化、技术应用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为标志,全面推进我校的应用科技研究工作。

以振兴苏北,服务沿海开发为己任,抢抓江苏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有利时机,主动对接临海产业需求,积极服务沿海经济开发,突出对江苏特别是连云港地方经济的服务,突出对沿海开发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技术需求的服务。主动发挥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位优势,为我省沿海地区实现快速崛起、为大陆桥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四)重点突破战略

聚焦大项目,瞄准大奖项和高端人才,在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采用整体策划、重点支持、全校协调、专人负责的形式,集中全校力量,突出抓好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国家级教学科研奖励、国家级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地区重大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十二五”期间,要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方面的突破。

 

 

 

第四部分  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主要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是:完善“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完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任务,全力打造优势学科,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突出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努力提高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力争获得国家级教学科研奖项;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基础上,创建具有综合优势和鲜明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主要发展目标是:

(一)教学工作目标

1、学生规模

本二年招生4500-5000人,规模18000-20000人。

本三年招生1000-1500人,规模4000-6000人。

2、专业建设

按照适应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本科专业结构。

本科专业数量规模保持在55~60个。

建设省级特色专业达15~16个、品牌专业1~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达5~6个。

3、教学成果

省级教学成果奖4~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优秀教学团队2~3个。

省级精品课程5~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

省级创新人才实验基地2~3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实验基地1个。

建设教材50~60部,其中省级以上精品教材6~8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2部。

4、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继续努力拓展继续教育空间,积极发展助学自考专业,各类培训形成特色。

招生规模年均1500人左右,在校生规模5000人;

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1~2个,助学自考专业2~3个。

(二)学科建设目标

1、 2012年通过硕士学位建设点验收。

2、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8-10个。

3、省级重点学科1-3个。

4、新增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 个。

5、研究生在校规模800-1000人。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目标

1、科研经费

“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比“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增长,各类科研经费总量目标1亿元。

2、科研项目

年均争取省部级以上计划项目20~25项。

“十二五”期间,在研省、部级及以上计划项目100~120项。

3、科研成果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15项。

经批准的全国学会奖3~5项。

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2项。

发明专利50项。

出版专著40~50部。

4、社会服务

学校社会声望和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

(四)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总量目标

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000人左右。

2、结构目标

进一步实现教师队伍职务结构合理化、年龄结构均衡化、学历结构高层化、学缘结构多元化。到2015年,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基本符合教育厅要求。

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接近50%,其中教授160人以上。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90%以上,其中,博士220~260人。

3、学术梯队建设目标

培养引进3~5名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培养引进10~15名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进入“333工程”、“青蓝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行列的教师达到50名。

培养100名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

重点建设好10个高水平学术团队。

培养和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学者群体。

(五)实验室建设目标

1、设备总量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8000万元,总值由2010年的1.55亿元增加到2.4亿元。

2、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条件全面达到国家评估的优秀标准。基础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重点建设10个校内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

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新增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

3、平台建设,力争实现突破目标:

省级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省级计量认证单位

国家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六)基础设施建设

1、基建投资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亿元左右。

2、建筑面积

完成教学行政及学生生活用房建筑面积约25万平米。

3、建设项目

建设第四教学区4万m2

图书馆4万m2

学生生活区8万m2

化工分析测试中心1.2万m2

文科楼2万m2

研究生楼及科技大楼2万m2

建设风雨操场2万m2

文化活动中心1.8万m2

4、教工住宅

完成淮海花园小区建设,全面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5、校区置换及征地

拓展苍梧校区办学空间,完成苍梧校区北面220亩土地征用工作,积极争取苍梧校区西侧60亩土地征用。

“十二五”期间,力争通灌校区、墟沟校区、东港校区置换,实现一个校区办学。

二、 重点工作

(一) 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深化学分制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推动“质量工程”等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继续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进一步营造各级领导重视教学、全体教师潜心教学、管理服务围绕教学、科学研究反哺教学的优良环境氛围。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的投入机制,确保各项教学经费的绝对数和在学校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有所增长。学校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教学中心。教师要把培养学生作为第一学术责任、第一工作责任,高度重视教学,深入研究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动顺应社会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以海洋为特色、结构合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构建以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校级特色专业为骨干、其他专业为支撑的三个层次专业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课程体系,探索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抓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鼓励各学院举办试点班和试点专业,成熟后予以推广。构建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深化学分制等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

3、推进“质量工程”,加强教学内涵建设

以积极参与国家、省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等各项教学基本建设,逐步形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突破,争取在品牌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重点项目上取得新的突破,并以此带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健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机制,逐步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把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扎实推进学生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继续推进“文明自律”、“行为激励”、“生活服务”、“心理保障”、“学业支持”、“就业指导”等学生工作体系建设,引导帮助学生成人立志、成才立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心辅导员的成长进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高度关注弱势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完善助学助困机制。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构建和完善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认真研究我校生源状况和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势,创新思路,拓宽渠道,进一步做好招生工作,确保生源质量逐年提高。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毕业生及时就业、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

(二) 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强化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提高水平”的思路,以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为保障,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1、加大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

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实现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依靠全体教师育人兴校。特别要加强重点、优势学科的队伍建设,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造就一批省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杰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造就一批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团队,力争更多的教师进入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和“六大人才高峰”行列。在加快自主培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思路和办法,下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一定数量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先进水平的杰出人才。

2、大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热忱关心青年教师,精心培养青年教师,努力引导青年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创造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学历层次、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鼓励教师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和省政府留学奖学金出国深造,依托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实施开放式培养,助推一批起点高、能力强、潜力大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岗位设置管理,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用人效益和质量,推动人才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工作理念,转换用人机制,建立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不断完善以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优胜劣汰的教师队伍动态平衡机制。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更加关注目标评价,更加关注聘期评价,更加关注质量评价,引导广大教师放眼长远,立志创新,多出高水平成果,争当名师大师。

4、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统筹教学、管理和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三支队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注重整体部署,在发展目标、工作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统筹考虑三支队伍的需求和导向。建立职级与职务相结合的职员体系,拓宽职员发展渠道,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职员队伍。建立健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工作水平。切实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增强服务育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服务品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强化龙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要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提高水平、确保通过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验收为重点,以学科建设带动和促进科研教学工作。加强规划,凝练方向,培育特色,发展优势,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1、加强优势学科建设

从区域产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合理规划学科、完善学科结构,确立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目标,大力建设代表我校水平的优势学科;正确处理好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进一步优化“综合框架、工科主体、海洋特色”的学科结构;对立项建设的3个授权学科和2个支撑学科,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确保2012年高标准通过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验收。同时,积极发展、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整合凝练新的学科方向,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2、着力培养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

制定实施学科团队管理和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加强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培养,尽快推出一批能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在省内外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组织能力和良好学术操守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交叉,组建适应大学科、大工程的学科团队。鼓励学科团队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项目,支持学科团队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对特色领域和方向的扶持,逐步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研人员队伍。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研究计划,要精心组织研究队伍,落实配套经费,加大资助力度,完善保障措施,充分发挥群体和交叉学科的优势,为争取高层次研究项目奠定基础。

3、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按照依靠特色、发挥优势的基本思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开放共享、整合集成的基本原则,建设一批前瞻性、综合性、带动性、开放性的学科平台。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江苏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等特色学科平台建设水平。认真抓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建设,积极争取建立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加强各类重点建设实验室建设,力争实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突破。广开思路,主动服务,积极探索依托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学科平台的新机制。

4、构建和完善学科管理体制

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完善学科建设制度体系推行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建立首席学科建设带头人制度,将学科建设的目标分解到学院及学科带头人,并将“人、财、物”的支配使用权直接与职责和目标挂钩,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及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科评估制度,对学科方向、队伍、条件、目标、措施、经费、成果等实施评估,提高学科建设的效益。建立学科滚动建设制度,采取倾斜政策,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形成学科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学科建设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的积极性。

(四)推进服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大项目策划力度,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力争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实现较大跨越。

1、着力催生重大科研成果

根据“两保一建”的目标要求,强化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和作用,下大气力争取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提高科研层次,着力催生一批代表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在省部级以上项目、国家级奖励成果等方面实现较大跨越。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事业的合作,努力扩大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着力催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助推效应的应用性成果。

2、着力强化社会服务

根据苏北工业化和江苏沿海大开发要求,积极实施海岸带战略和产业链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关注和研究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咨询,主动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启动“百名教授兴百企工程”,继续参与“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充分发挥“淮海工学院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积极推进与赣榆县合作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和广大教师利用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创业的有效途径,提供全方位社会服务,大力提高学校的社会声望和价值。

3、着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舆论引导,弘扬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学校发展做贡献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分类指导,强化团队考核,强化成果应用,在全校上下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创新思想迸发、创新成果涌现的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协调推进机制,促进学校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

   (五)创新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

1、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校长独立负责开展工作的主动作用,充分发挥教授有效行使学术权力的积极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建设、学生代表大会建设,支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施民主监督,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积极探索学校理事会运行机制,探索学校与地方、企业、行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探索社会支持学校发展的途径。

2、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学校科学管理

围绕学校整体目标,构建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体系。进一步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工作岗位,加强编制管理,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用人制度,优化各类人员比例,减少学校的临时用工人数,降低用人成本。建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制度。推进岗位聘任制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实现评聘分离。明确岗位设置向重点学科、重点项目倾斜,建立区别性的岗位设置和人员指标分配制度,确保重点学科的发展。明确学术岗位、各行政岗位的责权利,确保岗位设置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强化岗位,淡化身份,建立“优胜劣汰、优劳优酬”的良性激励机制。按照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建立与绩效挂钩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岗位业绩津贴分配制度。

3、推进两级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继续深化学院实体化改革,以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为抓手,理顺学校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实质性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及管理活力。合理划分事权,进一步缩小管理跨度,逐步建立起校级领导宏观决策与协调,院级领导对学院实现过程管理的运行机制。以学科为统领进行资源整合,基本形成以学院为基本单位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学校整体效益和学院部门效益的共同提高。

4、加强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

坚持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教学、学术及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推进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公开、透明原则。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和统战工作,畅通民主渠道,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维护教职工的根本利益,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建设合力。

(六)打造平台,促进实验室资源高效利用

以“大学科、大平台”为建设方向,以综合性、创新性为目标,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机制,构建共享度高、技术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动力,大力改进实践教学管理,大力改善专业办学条件,大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以海洋特色学科为核心,集中资源,打造高端科研平台,积极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力争成为区域技术研发中心。

1、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理念

按照现代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和理念,精心建设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知识运用与能力提升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围绕建设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目标,以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海洋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为核心,集成实验室资源,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2、大力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

积极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作,争取省级财政支持,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严格实行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实验教学经费在教学经费中的比例,保持实验设备的更新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步,新购设备与自研自制设备协调并进。以学生为本,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实验平台。大力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体系,重点加强化学、物理、生物、机械、计算机、电工电子、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现代商务、语言教学等十个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力争更多的教学实验平台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形成以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重点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提高教学保障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3、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促进实验资源高效利用

在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方面大胆创新。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系。按照科学设岗、优化结构、精干高效、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进实验室开放,开创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新局面。

建立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遴选制度,大力支持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培育高水平实验室奠定良好基础,以此带动全校实验室建设上台阶、上水平。建立校级技术服务开放机制,完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

(七)拓宽视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遵循国家和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部署,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广开渠道,多方合作,全面提高我校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4、强化国际意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紧跟国家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借鉴国际上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大力推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学术讲坛,扩大研究项目交流与合作。

5、开展广泛多样的国际合作办学

创新思路,推动学校国际化的进程。改进传统的交流方法和模式,组建国际教育学院,统筹学校的国际合作办学。逐步扩大留学生规模,广泛建立校际友好关系,提升校际合作层次,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多渠道开展学生长短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争取校际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以学校为主导,以项目为基础,以国际教育学院和职能部门为主体,充分发挥相关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创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八) 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学校校园总体规划,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图书文献建设,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深化后勤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1、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步伐

按照“整合资源、集成优化”的理念,完善校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步伐。继续完善教学生活设施,改善目前实验场所紧张状况。加快校区置换及征地工作,适当扩大苍梧校区办学空间,力争实现一个校区办学。完成学生食堂、学生生活区、主运动场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力争尽早启动风雨操场、第四教学组团、科技大楼、文科大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工程项目。

积极拓展办学空间,确保学校发展用地。继续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按照有利于发挥资源效益、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原则,科学调整校区布局,逐步实现在主校区集中办学的格局。

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加强环境、道路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型、园林化校园。

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和各类文化设施建设,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创造必要条件。

2、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

构建资源合理、特色鲜明、能满足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求的文献资源体系,构建全媒体、使用便利、功能强大、高效率的数字图书馆保障体系,构建由传统信息服务发展为面向不同读者群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存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加快新馆建设,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资讯服务环境。

3、构建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校园

以提高校园网建设水平为标志,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环境,促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效率。构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通道。构建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为师生提供科研活动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构建信息化的服务环境,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社会提供多渠道的知识服务。

(九)精心培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建设富有江苏海洋与连云港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环境、科学文化和物质文化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建设具有凝聚、陶冶、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大力丰富师生员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满足师生的精神需求。形成教风学风优良、校园环境典雅、学术氛围浓郁、文体生活丰富的和谐校园。创新机制,抓好载体,彰显底蕴,努力提高大学文化在连云港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文化物质环境建设

按照“高雅与通俗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 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硬件条件建设。加强校史的编撰和整理,建设好校园网主页及新闻网页。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形象文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形成校训、校风、校歌、校徽、校标的精神引领作用。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加强校报、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栏、阅报栏、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的建设,合理配置人文景观,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力度。

2、大力培育优良校风

从教风、学风、作风入手,着力培育优良校风。在教师中着力营造崇尚学术、勤学求实、敬业创新的治学氛围。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营造教师间合作、包容、交叉、渗透的团队精神,提供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杜绝学术腐败。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大学的主流价值,营造创业、创造、创新的成才精神,培养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制定政策鼓励在教学、科研一线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教职工群体,进一步崇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推进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形成以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室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为核心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格局。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大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工作锻炼计划。努力将高品位的艺术活动引入学校,建设高水平艺术团,带动大批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继续办好已经形成品牌的各类讲座和校园文化活动,创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4、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和发展各项文明创新活动成果,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营造和谐发展环境。构建民主校园,健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构建法治校园,进一步健全依法治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建平安校园,不断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加强文明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营造精神文明环境,积极参加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确保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切实解决好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教职工收入有新提高、生活条件有新改善、福利待遇有新增加。为教职工潜心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与建设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

根据新一轮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建立与学校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总量增长机制,力争实现职工津贴总量“倍增计划”。

加快学生第四食堂、学生生活区建设步伐,积极筹建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助学金机制,大力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

继续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条件。高度重视教职工住房问题,严密组织,精心施工,加快完成淮海花园小区建设。

 

第五部分  规划实施与保障

 

一、大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继续抓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继续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努力扩大活动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现实目标、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教职员工的精神信仰和基本价值取向。建立健全有效地约束激励机制,促进教职员工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全校教职工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确立的目标奋发努力。

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领域。强化功能,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其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坚持和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制度,形成院系党政相互支持、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着力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努力把党的工作向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按照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的原则,加强在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党员中发展工作。着力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四位一体长效机制,严格组织生活,创新活动载体,使我院基层党组织成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二、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规划》

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历练结合起来,把个人勤学和组织培养结合起来,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谋划发展,改革创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优化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组织能力。

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努力在有效扩大民主,提高考察质量,强化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交流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信度,高度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党外干部、女干部的选拔任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着眼“十二五”改革发展需要,推进干部党员的优化整合,综合使用。做好退离休干部工作,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和健康,积极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治校兴学、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积极构建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经济责任审计制、领导干部问责制,形成保障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有效机制。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网络,健全师德师风考评体系。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三、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政策制度对师生员工行为的导向作用,努力把规划的目标、任务体现到方针政策之中,体现到规章制度之中。努力形成有利于规划实施的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和完善加强重点工作、突破薄弱环节、推动整体跃升的政策体系。改革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本科教学、优势学科、制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改革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发展质量,突出创新驱动,突出实际效益,突出群众公认,使考核评价体系既发挥检查总结的功能,更发挥导向、推动的作用。改革激励保障制度,实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积极探索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分配形式。

努力形成科学、规范、可行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制度建设要特别注重提高科学性,增强针对性,保持系统性,加强民主性,强化操作性。要紧密围绕学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围绕师生员工反映集中、强烈的问题,围绕学校决策及职能部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制度。要完善制度的提出及制定机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强化制度的审查机制,提高制度的质量。重要制度出台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实行重要制度论证制和公示制。努力提高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加强部门间沟通衔接,注重统筹协调,避免政出多门、互相矛盾。既要注重实体性制度建设,又要重视程序性制度建设,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的制度体系。加强制度的操作性,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建立保障制度执行的有效机制。加强制度宣传,健全配套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强化考评问责,克服有章不循,有令不行的状态,让制度体系切实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

四、大力拓展资源渠道,努力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增强融资能力,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明确经济责任,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资金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大额资金流动的动态监控系统,建立资金链风险防范和预警体系及控制机制,确保学校资金供需平衡。加强效能监察和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保障经费合理使用。

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办学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坚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大力反对铺张浪费,在科学核算,保障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成本管理,推行教学、科研及行政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各类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全面建设节约型校园。

切实加强学校资产管理,逐步建立学校资产有偿使用和效益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防止学校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经营效益。

鼓励各学院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努力引入社会资本,在互利共享的基础上,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基地及实验室,提高开放办学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大力加强检查评估,为确保《规划》实施提供责任保障

“十二五”规划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校各部门共同努力,集中全校广大师生员工智慧而制定的,是学校“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确保规划中各项工作和任务的落实,各单位、部门要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分工配合、密切协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学校按照规划目标,分解任务到年度,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学校目标的实现。

各学院、各部门作为实施规划的具体责任单位,要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确立任务的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学院、各部门要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本单位、本部门贯彻实施规划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与规划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学校成立“十二五”规划检查与评估小组,对规划实施进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监督检查和定期评估。

 

第六部分  2020年远景展望

 

2011年—2020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至2020年,学校将建设成为国内海洋学科领域一流的教育科研中心,江苏省海洋科技产业主要孵化基地,拥有区域和行业知名的学科团队、适宜的学科方向、优秀的学生群体、丰富的教学内容、一流的硬件设施、雄厚的科研实力、充足的财力支持、深远的学术声誉和开放的办学体系,成为工、理、管、文、经、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按照这一目标,学校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学校的发展将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2011~2015年,即“十二五”期间,迈入多科型大学行列,达到国家大学建设的基本标准。标志性指标为:学校整体上获得国家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教育专业覆盖学校多数一级学科。优化教育结构,稳定本科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力争达到5 %以上。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获得国家级奖励,争取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以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和支撑学科为基础,瞄准博士点建设,带动全校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第二步,2016~2020年,即“十三五”期间,恢复“淮海大学”校名,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其标志性指标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使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达到15~20 %。进一步突出海洋特色,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条件建设,争取3~5项国家级奖励。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点达3~5个;扶持和培养2~3个新的学科增长点,获得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争取建成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学科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学校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附件:

淮海工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项目一览表


项    目

“十二五”

备注

财政规模

 

 

 

年度收入(亿元)

6

 

固定资产总值(亿元)

16

 

负债率(%)

15.0

 

基建投资(亿元)

5

 

环境建设投资规模(亿元)

0.2

 

 

 

 

 

基本建设

 

总土地面积(亩)

        2100

 

学校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76

 

新增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25

 

苍梧校区征地面积(亩)

        280

 

 

 

 

 

 

 

本科规模

 

 

 

本科专业总数

55-60

 

本二在校学生数

18000-20000

 

本三在校学生数

4000-6000

 

合作办学学生数

500

 

对口单招学生人数

750

 

年终就业率(%)

96.0

 

 

 

 

 

 

 

学科建设

 

 

省级重点学科数

1-3

 

省优势学科数

1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数

10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

8-10

 

在校研究生数量  

800-1000

 

“十二五”末研究生年招生数

200-300

 

 

 

 

 

本科教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5-6

 

国家级精品课程

2

 

省级品牌专业

1-2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5-16

 

省级精品课程

5-7

 

国家级双语课程

1-2

 

省级双语课程

1

 

省级精品教材

6-8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

 

省级教学成果奖

4-6

 

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30

 

国家级教学名师

1

 

省级教学名师

2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1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3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2-3

 

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100

 

 

 

 

 

 

 

 

 

科研水平

五年内总到账科研经费(亿元)

1

 

国家级重大项目

4

 

国家级基金项目

37

 

国家级一般项目

10

 

省部级项目

100-120

 

横向课题(5万元以上)

40

 

发表论文总数

6500

 

SCI、EI、ISTP、CSSCI论文数

1000

 

专著

40-50

 

专利

50

 

国家级成果奖

1-2

 

省部级以上成果奖

10-15

 

应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率(%)

60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

1000

 

博士数

220-260

 

博硕比例(%)

90

 

教授数

160

 

副教授数

340

 

高职比(%)

50

 

333人选

20

 

六大高峰

15

 

青蓝工程

15

 

 

 

 

 

馆藏图书

 

 

馆藏图书数量(万册)

 

         160

 

期刊杂志种类(种)

        1200

 

国内大型数据库(个)

10

 

国外大型数据库(个)

3

 

阅览座位(个)

6000

 

 

 

 

 

实验室

建  设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亿元)

2.4

 

其中新增设备值(亿元)

0.8

 

10万元以上教学科研设备(台件)

240

 

4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台件)

3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3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

 

 

 

 

 

 

国际交流

本科学生海外学习数

500

 

在校留学生数

500

 

国际合作学校数量

30

 

教师留学人数

100

 

教师国际交流人数

200

 

国际合作项目

20

 

 

 

 

 

信息化

建   设

校园网带宽(G)

1.41

 

网络终端数

6000

 

网上大型应用系统

12

 


关闭窗口

 

江苏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邮政编码:2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