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决定开展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拟认定5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五类。
据悉,此次课程推荐认定工作将依照《“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展开。申报推荐课程须为普通本科高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不在此次申报推荐范围内。
申报推荐课程须是于2021年1月31日前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此前参加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在上次推荐之后至少经过一个完整教学周期的改革实践方可申报。在2020年春季学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授课的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如符合教改设计理念并取得预期效果,可视为完成一个教学周期。
据了解,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在类别设置上,本次课程认定与首次相同。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是高等教育领域‘打造金课’‘消灭水课’工作的继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表示,此举是希望通过对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程进行认证,吸引更多高校教师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参与到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与申报中来,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同时,借助便捷的信息技术及其平台,让这些课程在更大范围内被借鉴和采用,更大程度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整体性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他说。
操太圣同时强调,要加强对这项工作意义的理解,坚持质量第一,聚焦学生受益,避免一些学校追逐形式主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