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职责  工作动态  发展规划  文件公告  政策法规  战略研究 
最新消息: · 机关第五、十八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机关党委第18支部召开领导班子届中考核会议         · 发展规划处李纪明处长率队赴浙江海洋大学调研交流         · 机关党委第十八支部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坚决跟党走”为主题的党的知识竞赛         · 凝聚共识 集思广益 谋划未来 —科学高效编制江苏海洋大学“十四五”规划         ·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行来校调研         · 我校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讨会及规划征求意见系列座谈会         · 机关党委第十八支部召开2020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         · 我校组织参加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培训视频会         · 关于开展江苏海洋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问卷调查的通知   
工作动态
 
政策研究
· 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高校师生知...
· 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 娄勤俭在连云港调研时强调:...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
·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
· 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战略研究>>正文

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0-12-02 08:14 教育部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不仅有经过两个教学周期检验的新认定课程,而且还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也一并纳入了名单。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在这五大“金课”中,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的线上一流课程,即精品慕课最为大家所熟知。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慕课建设成果斐然,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线下一流课程主要通过教学方法创新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课堂生机活力。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并结合对校内课程的创新性改造,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做实验”和“虚拟做真实验”,有效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做不到”“做不了”“做不上”的问题。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此次推出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课程质量高。一大批两院院士、资深教授踊跃参与一流课程建设。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等知名学者领衔建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名单中。二是课程类型多样。既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有公共基础课、通识课、思想政治课;既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社会实践课。三是参与范围广。首批一流课程来自于639所本科院校,既有“双一流”高校课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课程,实现了所有本科专业类全覆盖,积极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广泛参与一流课程建设,主动对接国家、行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四是示范效应强。课程突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课程建设新理念与各学科专业的结合,有效推动优质资源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共享。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坚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大力推进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纵深发展。

关闭窗口

 

江苏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路59号 邮政编码:222005